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tài) > 行業(yè)動態(tài)
2017.12.04
A.1 聲測法的有關規(guī)定
A.1.1 聲測管的埋設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佼敇稄讲淮笥?000mm時應對稱埋設兩根管,當樁徑大于1000mm而小于1800mm時應呈等邊三角形埋設三根管,當樁徑大于等于1800mm時應呈正方形埋設四根管,對稱布設。 滄州鑫億呈鋼管有限公司是京津冀地區(qū)一家專業(yè)從事鋼管深加工的企業(yè),是滄州知名的聲測管廠家,歡迎前來咨詢!
?、诼暅y管宜采用金屬管,其內(nèi)徑應比換能器外徑大15mm,一般為45~60mm。聲測管的連接宜用螺紋連接,并保證接頭密封,管底封閉,管口加蓋,不漏水;在進行樁身砼灌注前宜在聲測管內(nèi)灌滿清水。
③聲測管可焊接或綁扎在鋼筋籠的內(nèi)側,確保牢固,順直,且相互平行,定位準確。聲測管須埋設至樁底,管口宜高出樁頂面300mm以上,管口高度宜一致。
?、苈暅y管的布置以路線前進方向的頂點為起始點,按順時針旋轉方向進行編號和分組,每兩根編為一組。
A.1.2 檢測前的準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俦粰z樁的混凝土齡期應有14d或混凝土強度至少達到設計強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
?、诼暅y管應灌滿清水,且保證暢通,若聲測管變形、堵塞,導致不能進行超聲波檢測的,按5.1.7條處理。
?、蹣硕ǔ暡z測儀發(fā)射至接收的系統(tǒng)延遲時間t0。
?、軠蚀_量測聲測管的內(nèi)、外直徑和相鄰測管外壁間的距離,量測精度為±1mm。
A.1.3 檢測方法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測點間距不宜大于250mm。發(fā)射與接收換能器應以相同標高同步升降,其累計相對高差不應大于20mm,并隨時校正。
②在對同一根樁的檢測過程中,聲波發(fā)射電壓應保持不變。
?、蹖τ诼晻r值和波幅值出現(xiàn)異常的部位,應采用水平加密、等差同步或扇形掃測等方法進行細測,結合波形分析確定樁身混凝土缺陷的位置及其嚴重程度。
?、苈暅y有明顯或嚴重缺陷的基樁不宜用小應變作校核或復測。
A.2 反射波法規(guī)定
A.2.1 檢測前的準備工作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倩炷凉嘧稇诔蓸?4d以后或混凝土強度至少達到設計強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后檢測。
②建設各方向檢測單位提供有關基樁資料,并對資料的真實性負責。③檢測單位收集規(guī)范要求的有關技術資料,測量并記錄樁頂截面尺寸。
④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激振設備、傳感器及檢測儀,檢查測試系統(tǒng)各部分之間是否連接良好,確認整個測試系統(tǒng)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
⑤被測樁頭應鑿至設計標高,露出新鮮混凝土面,樁頭平整,并用打磨機將測點和激振點磨平,直徑約為10cm,磨平面應與樁軸線垂直。
?、薮蛉牖蜢o壓式預制樁的檢測應在相鄰樁打完后進行。
A.2.2 傳感器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賯鞲衅鞯陌惭b可采用石膏、黃油、橡皮泥等耦合劑,粘結應牢固,并與樁頂面垂直。
?、趯炷凉嘧?,傳感器宜安裝在距樁中心1/2~2/3半徑處,且距離樁的主筋不宜小于50mm,以避開鋼筋籠的影響。
?、郛敇稄讲淮笥?000mm時不少于2個測點;當樁徑大于1000mm時不少于4個測點;對于混凝土預制樁,當邊長不大于600mm時不少于2個測點;當邊長大于600mm時不少于3個測點;對于預應力混凝土管樁不少于2個測點。
A.2.3 激振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①混凝土灌注樁、預制樁的激振點宜在樁頂中心部位,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的激振點和傳感器安裝點與樁中心連線的夾角不應小于45°。
?、诩ふ皴N和激振參數(shù)宜通過現(xiàn)場對比試驗選定。短樁或淺部缺陷樁的檢測宜采用輕錘短脈沖激振;長樁、大直徑樁或深部缺陷樁的檢測宜采用重錘寬脈沖激振,也可采用不同的錘墊來調(diào)整激振脈沖寬度。
③采用力棒激振時,應自由下落;采用力錘敲擊時,應使其作用力方向與樁頂面垂直。
A.2.4 檢測工作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①采樣頻率和最小的采樣長度應根據(jù)樁長和波形分析確定。
?、诟鳒y點的重復檢測次數(shù)應不少于3次,且檢測波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③當干擾較大時,可采用信號增強技術進行重復激振,提高信噪比。信號一致性差時,應分析原因,排除人為和檢測儀器等干擾因素,重新檢測。
?、軐Υ嬖诿黠@缺陷的樁應改變檢測條件重新檢測,相互驗證。
A.3鉆孔抽芯規(guī)定
A.3.1 現(xiàn)場操作規(guī)定:
①基樁的混凝土齡期達到28d或預留的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強度達到設計要求。
②樁徑(以下用D表示)小于1.2m的樁應鉆1個孔,D為1.2~1.6m的樁應鉆2個孔,D>1.6m的樁應鉆3個孔。
③當鉆芯孔為1個時,宜在距離中心10~15cm的位置開孔;當鉆芯孔為2個及以上時,開孔位置宜在距樁中心0.15~0.25D內(nèi)均勻對稱布置。
?、軐抖顺至拥你@探,每根受檢樁應不少于1個孔,鉆探深度應滿足設計要求,若設計未作要求,應鉆至樁底下不小于1D且不小于2米。對懷疑有溶洞或裂隙等的地質(zhì)情況,應鉆至樁底下不小于3D且不小于5米。
⑤出現(xiàn)下列情況的基樁應進行鉆芯檢查,并且不包括在規(guī)定頻率中:
1、對基樁質(zhì)量或地質(zhì)情況有懷疑;
2、基樁在灌注過程中出現(xiàn)異常情況;
3、經(jīng)聲波透射法或反射波法檢測暫不作評定的基樁;
4、經(jīng)加固補強處理過的基樁。
?、捭@機安裝必須周正、穩(wěn)固、底座水平。當樁頂面與鉆機底座的距離較大時,應安裝孔口管,孔口管應垂直牢固。鉆機立軸中心、天輪中心與孔口中心必須在同一鉛垂線上。應確保鉆機在鉆芯過程中不發(fā)生傾斜、移位,鉆芯孔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
鉆進過程中,鉆孔內(nèi)循環(huán)水流不得中斷,應根據(jù)回水含砂量及顏色調(diào)整。
?、咩@進速度。每回次進尺宜控制在1.5m內(nèi),鉆至樁底時宜采取適宜的鉆芯方法和工藝鉆取沉渣并測定沉渣厚度,采用合適的方法對持力層巖土性狀進行鑒別。
⑧提鉆卸取芯樣時,應擰卸鉆頭和擴孔器,嚴禁敲打卸芯。
⑨鉆取的芯樣應由上而下按回次順序放進芯樣箱中,芯樣側面上應清晰標明回次數(shù)、塊號、本回次總塊數(shù),并按規(guī)范要求及時記錄鉆進情況,對芯樣質(zhì)量進行初步描述,對樁底沉渣和持力層情況進行詳細編錄。
?、猱攩螛顿|(zhì)量評價符合設計要求時,應灌漿封閉鉆芯孔,否則應封存鉆芯孔留待處理,若鉆芯孔需作超聲波法檢測,按A.1.2-②點要求執(zhí)行。
A.3.2 芯樣試驗截取與加工規(guī)定:
?、佼敇堕L為10~30m時,每孔隨機截取3組芯樣;當樁長小于10m時,可取2組,當樁長大于30m時,不少于4組;在缺陷位置能取樣時,應截取1組進行強度試驗,頻率不包括在以上規(guī)定內(nèi)。每組芯樣應制作3個芯樣抗壓試件。
?、谏喜啃緲游恢镁嚯x樁頂設計標高不宜大于1D或1m,下部芯樣位置距離樁底不宜大于1D或1m,中間芯樣宜等間距截??;當同一基樁的鉆芯孔數(shù)大于1 個,其中1個孔在某深度處存在缺陷時,應在其他孔的該深度處截取芯樣進行強度試驗。
?、郛敇抖顺至訛橹?、弱、微風化巖層且?guī)r芯可制作成抗壓試件時,應在接近樁底部位截取1組巖石芯樣,遇多層巖性時宜在各層取樣。
A.3.3 芯樣試件抗壓強度試驗規(guī)定:
?、傩緲釉嚰谱魍戤吅蠹纯蛇M行抗壓強度試驗?;炷列緲釉嚰目箟簭姸仍囼瀾础镀胀ɑ炷亮W性能試驗方法》GB/T50081-2002及廣東省建設廳標準《基樁和地下連續(xù)墻鉆芯檢驗技術規(guī)程》DBJ15-28-2001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樁底巖芯單軸抗壓強度試驗應按《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附錄J及《公路工程巖石試驗規(guī)程》JTG E41-2005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②抗壓強度試驗后,當發(fā)現(xiàn)芯樣試件平均直徑小于2倍試件內(nèi)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徑,且強度值異常時,該試件的強度值不得參與統(tǒng)計平均?!?/p>
A.3.4 檢測數(shù)據(jù)的分析與判定:
?、倩炷列緲釉嚰箟簭姸却碇祽?組3個試件強度值平均值確定。同一受檢樁同一深度部位有2組及以上混凝土芯樣試件抗壓強度代表值時,取其平均值為該樁該深度處混凝土芯樣試件抗壓強度代表值。受檢樁中不同深度位置的混凝土芯樣試件抗壓強度代表值中的最小值為該樁混凝土芯樣試件抗壓強度代表值。
②樁端持力層性狀應根據(jù)芯樣特征、巖石芯樣單軸抗壓強度試驗、動力觸探或標準貫入試驗結果綜合判定。
?、蹣渡硗暾灶悇e應結合鉆芯孔數(shù)、現(xiàn)場混凝土芯樣特征、芯樣單軸抗壓強度試驗結果及規(guī)范要求進行綜合判定。
④鉆芯孔偏出樁外時,僅對鉆取芯樣部分進行評價。
@鉆芯孔偏出樁外時,僅對鉆取芯樣部分進行評價。
版權所有:滄州鑫億呈鋼管有限公司
電話:18833757327冀公網(wǎng)安備 13090202000082號 備案號:冀ICP備13022169號-4
地址:滄州市新華區(qū)黃河東路與千童大道交口東方世紀城B-0807